奔放的肢體與笑容,卻是黑壓壓的與場景的明亮的色彩形成強烈對比,《追夢的影子》透過書名,可以臆測這個黑壓壓的是個「影子」,封面跨越封底的呵成一氣、無所羈絆的自由感,引起讀者的好奇。
故事出自蜜雪兒.庫瓦斯,席尼.史密斯所繪圖,是國內知名譯者柯倩華老師的譯作。蜜雪兒.庫瓦斯認為寫故事最快樂的就是-讓讀者看見一個繁花盛開的世界,突顯生活中微小的美好魔法。果其不然,《追夢的影子》用了一個全新的角度,看待「夢想」這件事,七年半的時間,影子和男孩都在沉悶的日子裡,沒有大笑、跳躍或瘋狂,可是影子卻如此渴望,重點是,作者讓影子夢想成真了!影子「啪」的一聲,脫離了男孩,展開了繽紛的冒險。
故事最好看的,不只是讓人出乎意料之外的創意,而是當這個創意因為天馬行空開始不知如何收拾時,作者又如何來個驚喜的一絕?!影子的自由讓其它更多影子羡慕並進而仿效,愈來愈多人、物,失去了他的影子,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-讓夢想「真正的」成真!內心渴望得到真實實踐,從虛到實,不只是潛在的、虛幻的自由,我們就是那個真正與自由最接近的自己,就等你來-跨越。於是,每個影子又和主人在一起了。
繪者封面與封底之間的「跨越」完全表達了故事核心。故事剛開始的七年半,每一幅都是在框框裡的生活,四周發生的事似乎都與他無關,在夢境後的一個時刻,影子跳脫了框框開始探索,如果仔細讀圖,其實男孩也正探出頭望門欄外的世界,接續的影子所達之處,男孩都在畫面的一隅,似乎正代表著蠢蠢欲動的渴望,就差那麼一步了,不是嗎?!
奔放的肢體與笑容,卻是黑壓壓的與場景的明亮的色彩形成強烈對比,《追夢的影子》透過書名,可以臆測這個黑壓壓的是個「影子」,封面跨越封底的呵成一氣、無所羈絆的自由感,引起讀者的好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