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

getImage.jpg

閱讀整理|陳櫻慧

口演童話(說故事)相關內容整理:

  • 兒童文化工作者,一方面要傳達給孩子「該傳達的事物」,另一方面必須迎合孩子的現狀與嗜好來進行活動。(序,P15

  • 巖谷小波(1870-1933)是日本日治時期確立少年文學文類的人物,對少年雜誌的刊行及口演童話的發展貢獻良多。
  • 日本口演童話,有一說是岸邊福雄(1873-1958)最先開始,但巖谷小波自傳寫到於京都最初的口演,還只是嚐試,到18955月起每個月都會到幼稚園口演自創的童話故事,當時岸邊福雄也在自己開設的東洋幼兒園(1903年開園),試以童話作為兒童教材。
  • 1908年後,身為雜誌主筆的巖谷小波,開始在日本各都市、地方進行童話的口演,多半為日本全國各中小學為讀者所邊的活動,反應熱烈,後來偏請久留島武彥(1874-1960)為巡迴演講部主任,開始兩人搭擋,到明治30年左右至明治末期,兩人足跡遍及全日本。此時奠下基礎的童話的口演,進入大正時期更迅速發展,日本各大城市都成立「御伽俱樂部」(進行口演童話,又稱實演童話,就是現在的說故事活動),大正七年後,「御伽新」漸被稱為「童話」,各地都有童話研究會、文化團體、童話大會等等,當時提到童話,會直接聯想到的是「聽說」的童話,不是「閱讀」的童話。
  • 後來,小波的親戚西崗英夫從小受小波影響,來台後開始推展口演童話,發表許多關於「御伽事業」的系列文章,推展約莫兩年,雖然1915年久留島武彥因「軍用」或「公務」為主訪台,卻臨時在公務之中被西崗英夫安排了口演即興演出,活用征台經驗作為題材,有「台灣起家的口演童話家」的形容,為後續產生正面影響;但小波於1916年來台灣,17天的時間,是真正為了童話而來,從基隆港開始匆忙的繞台灣西部城市一週,共計有3萬的聽眾,除了孩童還有家長會、職業團體的家族會、愛國婦人會等成人,這些大多是來台的日本人(又稱「內地人」)所組成。但聽故事的孩童則不止內地人,也包括公學校說書的所有孩童。西岡英夫表示,小波是第一位來來實際進行口演童話的老師。這次小波的來台消息,刊登於各大報童媒體,每天也都有報導,相當受到注目。並催生了台灣御伽會,由西岡英夫擔任幹事,該會以「以娛樂本島兒童並涵養其智德為目的,不定期舉行訓育娛樂的事業,以教育界及兒童父兄等有志之士為會員。」
  • 1925年小波第二次訪台,在台巡迴一週,此次行程由各地的報社與台灣教育會主辦。同時並跨出學校,不只是兒童與學校的教職員,一般市民也是口演的觀眾。除了北部,也於嘉義以南巡迴演講,由於並非所有的童話家都擁有大人及小孩的聽眾,能為成人舉行口演活動本身,同時也代表著小波的高知名度與影響力。此時,童話口演被認為是一種娛樂,甚至是社會教育的手段。此趟行程第一次跨足宜蘭,密集安排口演行程,對於台灣口演童話的推動,十分積極。
  • 1931年小波第三次來台,來到交通不便的東部(花蓮港、台東)及澎湖,讓小波第一次有「台灣的感覺」,因為之前都是在已開發的城市,感受不到真正的台灣色彩。」此趟更於1928年成立的台北廣播電臺進行口演童話,也為婦女錄製了與母愛有關的演講,收音機在當時是新媒體,小波的廣播節目為台灣口演童話界開啟了新的管道,原本的大禮堂的口演童話漸漸式微。
  • 除了巖谷小波、久留島武彥等口演童話大家,一般的口演童話家也曾到殖民地台灣來。以永并樂音、上遠野寵兒、岡崎久喜三人寫的「記憶中的台灣」來檢視他們到台灣的口演紀錄:三人訪台時間在1930年到1934年間(昭和初期),三人都透過西岡英夫,與教育官員們見面,並到各地口演,從北到南,尤其岡崎久喜更在台停留70餘日,甚至到了東海岸,走遍台灣名勝。他們三人不只去了小學校,也到公學校及蕃童教育所進行口演,岡崎去了15所幼稚園、小學校54所、公學校80所(幼兒千人、兒童7萬人)以及中等學校5所,同時還進行了兩場電台廣播,還有到蕃童教育所演出兩三篇童話;也就是岡崎在台期間,一天必須口演兩三場。此時,從內地(日本)來到台灣的口演童話家,所以有許多口演機會,深受禮遇,但其實岡崎的知名度並不如巖谷小波及久留島武彥等人,卻能一天到兩三個學校演講,可見當時台灣對口演童話的接受度已經相當高。同此時間,1930年代也是童謠音樂劇、兒童劇的繁盛時期。
  • 1930年代在台南地區進行兒童文化活動的志村秋翠,本來擔任教職,轉而成為專業的口演童話家及教育演講家。身為職業口演家的志村,不僅以孩童為對象說唱童話,也經常對家長進行演講。他說:「講童話故事的人,平日的第一要事,即是致力於童心的修養。童心越豐富的人,越擅長於講童話。」志村秋翠以下列十個面向,表達了對口演童話根本的態度與信念。
  1. 回歸童心-從事口演童話的根本心態。
  2. 抱持無限的愛-對孩子情感的深度是衡量童話價值的重要指標。
  3. 信心十足地說-徹底成為童話裡的人物,在故事中表明自己。
  4. 避免「所謂的聲色」-童話必須要高尚文雅。
  5. 目光不移-面對大眾演說時,時常保持對話的情緒。
  6. 故事具有教育性-童話的價值,在於滿足孩童純真的幻想、興趣與理解,並且帶來愉快的印象與健全的效果。
  7. 在童話中加入童謠-口演童話中可進行童謠與歌唱,流行歌曲則不適合。
  8. 不讓孩童白白地流淚-原則上不使孩童哭泣。
  9. 在妻子的面前多練習-觸動最不容易感動的人。
  10. 笑臉迎人-以充滿自信的自然神態面對會場。

       由上可知,以童心與愛為最高理念,堅信童話的效果,善用各種技巧,是當時的口演童話家之間大致相通的想法。

  • 積極扮演內地(日本)與台灣之間兒童文化交流橋樑的西岡英夫(西岡塘翠)於1936年前後已經是個活躍台灣的實業家,另一方面也對台灣的漢族及原住民風俗、傳承感到興趣,他也進行童話口演,為少年少女創作,被稱為是台灣的「童話運動開拓者」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陳櫻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