睜大眼睛觀察趣-生態繪本的精彩生命

文/陳櫻慧

 

  瘋迷全台的手機遊戲「夢可寶」,讓不少大人小孩走出戶外尋寶去,尤其傍晚或晚間時分行經社區公園,頓時冒出許多個個低頭尋夢的人,挨在身旁的花花草草就靜靜地待在公園的角落,說是熱鬧,卻也挺落寞啊!我從小就是個都市小孩,所以對高樓大廈並不陌生,也很習慣,小時候玩的是下雨天抓抓蝸牛,或待在種滿花草植物的窗台抓抓蜻蜓,大概就是最「自然」的遊戲了,其它則是和街坊鄰居的同齡小孩,一起玩跳格子、跳高、芭比娃娃……,這些都是童年最熟悉的記憶。可是自己有了小孩後,發現愈來愈多的是-好玩的玩具,愈來愈少的是-住家附近根本找不到蜻蜓,無處帶孩子做些自然觀察,難免覺得可惜啊!所以,趁著暑假和孩子回到外子在台東的老家,那裡可以光著腳丫子踩在泥土地,可以摘採野菜、還有喜歡躲在溫暖鞋子裡的癩蛤蟆,數不完的田野樂趣等著我們,是大自然最無價,卻也是玩不膩的大玩具!

  說到生態,不可不提的是國內代表性的生態繪本作家-邱承宗老師,擅長細膩的植物昆蟲的繪圖表述,閱讀他的作品,彷彿跟著腳步一起去旅行。《地面地下》(小魯)有詩意的文字座落於畫面中,帶讀者一起觀察六月獨角仙、九月夏蟬,隨著時序變化的生命更迭,貫串於故事的每個頁面;每一幅跨頁的地面地下都幾乎佔據了整個版面,像放大鏡似的,可以仔細看看土壤裡螞蟻的家、枝葉上不同種類的蝴蝶,那麼專注於「地面」及「地下」,也唯有夠專注,才能發現,其實這本書講述的不只是獨角仙和夏蟬,還有分屬四季不同的昆蟲生態,最重要的是-生命力,就竄流在你的腳邊及地底下。

  《我家附近的野花》(小天下)藉著母女的親子對話,從住家沿途的行進中,觀察不同的葉子、花朵、生態,大幅拉頁的跨圖,把平常會出現在公園一隅的生活景象表現出來,小蜜蜂、蝸牛、蝗蟲……穿梭其間,透過視覺、觸覺、味覺來多元感受。書頁裡的小筆記,是作者貼心的安排,把知識重點淺顯易懂地整理出來,除了親切的親子對話式故事行進,更是一本很好的生態觀察知識類繪本呢!

  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,《生物課好好玩》(小麥田)除了觀察之外,也加入深入的討論,探討生態背後的環保議題。採譬喻的手法描敘各種昆蟲植物不同的習性,每個章節也會加入專有名詞的討論,例如:食物鏈、昆蟲變態、光合作用……等。孩子在校園裡著手觀察,藉著這本書規劃的四十八個單元,大孩子們可以從書本與大自然交叉相互呼應,找到只有親眼看見、親手觸摸,才會知道去搜尋的答案。

  也許是父親命名的關係,我從小對「櫻花」有份獨特的情感,張東君老師翻譯的《我是一棵櫻花樹》(遠流),以第一人稱為觀點,和來訪的嬌客們做朋友,像是棕耳鵯、麻雀,從文字中理解不同的鳥兒吸食花蜜的方式不同;隨時序前進,春天裡的櫻花樹葉子寶寶、結成果實,夏天、秋天、冬天,櫻花樹都靜靜展現豐沛的生命力與寒冷的堅毅,樹芽、花苞的成長,粉紅色的花瓣開滿了整個跨頁的書頁,呼應文中所提的:真是好美,好美啊!

  抬頭可以看見美麗的枝幹與雲朵、鳥朵,低著頭的時候,除了尋寶抓怪,還能發現生活週遭其實就有很多值得花時間專注觀察感受的生命;講求速度的時代,時間不會是一切,慢一點,五感的感受力才有機會浮現,也才會知道生活不是只有這樣而已。

 

(本文發表於國語日報105.8.21第十版星期天書房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櫻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