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深色梧桐

電影名稱:《我的火星小孩》
演員:約翰庫薩克、鮑比寇門 主演
片長:107分鐘

   「每個人小時候,都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火星小孩。」~《我的火星小孩》

   這似乎已經是個常態。關於父母對孩子並未花心思真正的了解,或者是費盡心力也無法了解孩子的腦袋瓜裏倒底在想些什麼。這部片談的是一個從小愛幻想自己是外星人的暢銷科幻作家大衛(約翰庫薩克 飾),領養一個自認從火星來的孩子丹尼斯(鮑比寇門 飾);過程中,大衛除了努力適應成為一個小孩的父親外,更要打破丹尼斯的心房,進而了解他的內心世界,及他所說的火星。剛開始這部片顯得有些詭異,因為丹尼斯幾乎沒有太多的台詞,怪異的行為讓人摸不著頭緒;直至經由大衛努力不放棄的引導,丹尼斯開始敞開心房與大衛互動,可是丹尼斯老是說著火星人的語言及火星人的行為,讓大衛始終無法了解丹尼斯究竟在想些什麼,以致到最後失去了耐性,開始大吼、認為丹尼斯在胡鬧………;可是,大衛終於發現,其實丹尼斯需要的只是「愛與安全感」,而每個小孩都是從火星來的孩子,正在學習怎麼跟人類生活、學習怎麼在這個社會生存。

  很多大人,都從未真正聆聽孩子的語言,當大人聽不懂時,就容易陷入孩子「什麼都不懂、胡思亂想」的陷井裏,然後,大人就會把耳朵關起來,用成人的方式強制地教育,抹煞孩子未受拘束的創意。但很多人都聽不懂火星語言,這是相當正常的現象,可是要學習如何去包容不一樣的語言,即使在試圖了解後、還是無法理解,也沒有關係,只要用「愛」去擁抱,給予支持的力量,讓孩子在地球上的生存可以更有安全感一些,他們自然可以走出生存的方式。可是,就算是如此,要如何「教導」所謂地球上人類的規則,也就是社會的正常規範,正是在當中最困難的一部份,也是電影中試圖找尋的答案。

  而我在看完這部片時,聯想到兒童文學的歷史發展。在十八世紀以前,兒童教育及兒童文學,一直都是以成人為中心,來教育孩子。而十八世紀之後,乃至於二十世紀後,才開始注重兒童本身的主體性。所以,兒童文學的內容發展,從原本教條式的教育,轉變成以「趣味」為主,吸引孩子注意,強調讓他們可以在遊戲中學習,不見得一定得灌輸什麼良好的典範,雖然一切兒童文學仍以「教育」為目的,但大家仍試圖不要僵化,以孩子的語言來書寫,能夠啟發心智的「有趣」故事。而這一切兒童文學長久來的演變與努力,以淺化的語言、兒童的角度出發,皆是欲與兒童火星的語文相連結,讓他們的觸角可以在愛的包容下,不害怕的觸及這個新世界;用適合孩子的文字及內容(當然,不能少了趣味性)來引發他們去嚐試及了解所有的新鮮事物,並從中啟迪、默化正面的思考,適度依狀況輔以了解較灰暗面,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面向,例如:死亡。這部份,在這部電影裏也有提到,如何去面對「失去親愛的人」這件事。

 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及想法,這部片所著重的也是在於「人性本善」的角度。孩子的純真,只要成人能賦予絕對的愛與安全感,他們是不會刻意調皮、搗蛋或者是作其它的事,來彌補內心缺少的愛或是吸引成人注意;自然而然,在「愛與安全感」的包圍之下,他們能夠從成人的行為裏學習典範、從同儕的環境下學習社會的相處;一昧地「成人式」、「教條式」的單向教育,只會壓抑孩子原本的性情與創意。所以,電影裏最後,以身為作家的大衛被出版社主事者大聲吼罵:「你為什麼不照我說的去做!」,一語驚醒夢中人,因為大衛也正以這樣的方式對待丹尼斯;所以,大衛選擇用「愛與安全感」來化解並引導,讓丹尼斯做自己,來做為電影試圖傳達的結論。

 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櫻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