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陳櫻慧

這是一部讓我足足感動了好幾天的電影,連續幾天,腦海裡總不停回想起電影片段,心裡滿是澎湃的感緒。解構整個故事,這真的是寫的很好的故事,魏導也很聰明,選了一個這麼傳奇有亮點的歷史事件來加以改編。

在看電影前,我並沒有做功課,只知道是一部由魏導監製,一部關於棒球的電影,對棒球並不了解的我,在觀賞前我抱持著平常心,純粹放鬆的狀態前往;又加上已故的父親,是日據時代成長的人,小時候聽過他講述許多當時的故事,而我的名字,也取自桜 · さくら,所以在時代情感上是有基礎的。也許正是因為如此,讓我看完這部片更有感覺,好看的程度更加乘。

KANO

圖片來源:http://funtory.tw/kano/

 

揭開序幕

從故事的一開始,以倒敘的方式進行,帶觀眾回到KANO(嘉農)1931年代的練習景況,從主角(吳明捷)與隊友的一記高飛球,被路過的近藤兵太郎(後為KANO教練)在沒帶手套的狀況下,一手接住開始,吳明捷眼神流露的驚訝,與教練在接球後,呈現的失神表情,故事勾充份讓讀者開始對整個故事產生興趣,在教練問吳波(當時非隊員,只是喜愛棒球的年輕小孩,時常跟在嘉農棒球隊旁的小跟班,日後也成為傳奇選手):「你們是什麼隊?」吳無心地回答:嘉農啦!」然後為方才的一球懊惱地搔搔頭就走了。就這麼一句簡單的對話,編導也沒讓劇中人物有多餘的台詞,用表情動作,成功傳達複雜的心情,並牽起教練與嘉農之間的關係。

當然,這份關係其實也不是僅在當下交會的那一刻就建立的,在此之前,嘉農的導師也是關鍵角色。經由兩個小女孩無心的一句:吃香蕉吃到不想吃了!」傳達了老師數度造訪近藤家的次數之多,那目的是什麼?隨著教練回到家,才把答案揭開。編導也沒讓教練直接在畫面中答應,而是運用嘉農教室黑板上的一行字,把隊員集中都神社前,才完整交待了近藤答應擔任教練一職的事,當然編導也沒在此時告訴觀眾,為什麼老師要千方百計找近藤當教練?近藤的背景是什麼?這些全是從接手教練後,隊員們之間以訛傳訛的猜測裡慢慢被點出來,拋出的都只是片段,直到近藤和校方向官員募款後的酒醉,才從近藤的回憶裡交待真實的始末。

種族特性

KANO這支球隊,是由漢人/原住民/日本人三個民族所組成的。編導也藉著各種事件,把族群特性表現出來!像是開場時,還沒和教練正式練習之前,KANO就是一支從沒贏過球的球隊,就連去日式澡堂洗澡,都會被阿伯嘲笑,幾個球員面面相覷,但其中穿插的樂天性格平野保郎(阿美族),對整個隊伍的影響甚大,比賽時不時出現的跳舞歌唱,鼓舞士氣的歡樂,與原住民以舞蹈歌唱的天性相呼應。甚至是中後段,木瓜插釘的情節,更突顯了漢人(吳明捷)與原住民看待事物觀點及反應上的差異,可是卻同樣有著強烈自尊心的特質,像是平野保郎在甲子園揮棒上疊時,嘴裡喊著Lucky Lucky,對方球員回應平野只是lucky時,平野保郎不忘補上一句:我說Lucky是因為我懂得自省,但你說我Lucky,那就是污蔑。」完全地反將一軍,將自信表露無遺。當然,其中像是吳明捷與阿靜之間的靦腆與保守態度,壓抑內心感覺,用投球練跑來掩飾與發洩,都是性格表現的行為表現;而凱璇回鄉時,平野保郎看到路旁美麗的校花蔡昭昭時所表現的熱情,兩者形成強烈的對比。可是,不論種族特性為何,在最後甲子園冠亞軍之戰賽後,全體成員表現的激動是無分種族的,是全心一意,將內心長久以來的堆積,推上爆發點,呈現了一樣的情緒反應。

團結的力量

這部片幾乎從頭到尾,無時不在舖陳團隊的向心力,從最開始的大家一起在練習場玩球的和樂、一起到大澡堂洗澡,遇水災後隊員各自面對的壓力,雖彼此沒有說些什麼,但透過拍肩、眼神,都把關心融合在關係裡。像是吳明捷情感上的挫折、家人打算帶小里回大阪時…,情節的情緒低盪,吳波在一旁告知教練小里的狀況,或小里歸隊時,隊員看到吳明捷獨自跑步,一個友善拍肩的動作,也讓吳明捷終於從低潮的情緒,以快跑超越隊友的動作,來表現突破並克服內心的困境。再來,像是吳明捷一度不明白,為什麼大家都覺得他們應該打進甲子園,當時隊友平野保郎和他一起搬東西,也查覺了吳明捷的情緒異狀,但導演並沒有安排他講任何關心的話,而是藉由老師的種木瓜理論,來解決吳明捷的疑問。當然,一路打進甲子園,過程中,半夜吳明捷起床練球,所有隊員也跟著起床的表現;或是,在決賽的前一晚,吳明捷看著月光,隊友也隨著眼神望去,之間的對白也許只是看似沒有特別意義的一句話,但這個舉動已強調隊友間的團隊情感。

最後,日本媒體記者對於這種多種族組成的球隊,提出貶低的提問,相當衝擊團隊友情,小里的回應及教練的反駁,才讓情勢回歸,此處著實讓觀眾提心吊膽呀!後來吳明捷的手受傷,到底是否繼續上場,讓隊友提出爭議與質疑,更是劇情的一大考驗。後來,教練四兩撥千金把該隊員支開上場,留下吳明捷確認意願後,決定讓吳明捷繼續留在場上,這個環節是準備把團隊精神帶上最高峰。因為,吳明捷的堅持,也感動了隊友,隊友一句:「你就投直球給對方打吧!我們來接。」把現場的團隊精神帶到最高點,真正的凝聚也在此時確定。難怪教練會說,至少他們得到了最重要的東西。這也是感動球瑒觀眾,那名排外的記者、對手錠者博美…最後起立致敬的重要關鍵。

經魏導訪談蘇正生,真實性已相當接近,只有片段諸如蘇正生的球棒打斷,是真正歷史事件中所沒有的,其它相符度極高。可以想像,最後那句全場吶喊著:「歡迎光臨!」所激勵出來的力量,會多麼感人了!

運動家精神

雖然是一支從沒贏過球的球隊,可是隊員們個個還是真心地喜愛棒球,平時都會練球,對近藤魔鬼般的訓練,即使練跑時總被要求要大喊「進軍甲子園」,心裡有許多不確定與問號,因為年代的關係,隊員們是服從的,認真面對教練提出的每一種練習,很辛苦,經濟條件的不允許,大量的體能消耗,也沒有足夠的食物來補充;面對水災造成的影響,鄉里的質疑,也許心裡動搖了,但始終卻沒有一個人敢說或想說要放棄!看到這一段,同理心想像如果是小里,聽到父親受傷的消息,心裡應該是既煎熬又難過吧!

隨著出賽狀況愈來愈好,KANO並沒有表現出驕傲的樣子,純真的年代、純真的人性,屬於青春的熱血,棒球就是他們心裡所喜愛的,不敢不敬,連進球場也一定躹躬敬禮,對教練的囑咐沒有懷疑。包括對吳明捷在甲子園受媒體注目,隊員們也沒有人心生介意,除了團隊精神外,我個人認為這也是一種運動家精神,因為深知自己在球場上的重要、團隊裡缺一不可的自信。

再來,錠者落敗後,深知自己比不上吳明捷,在廁所外表示友好一幕,吳明捷的回應得體,分寸分明,把幸運球丟還給錠者時,錠者意識到吳明捷的受傷,表現出來的是擔心與關心,這是我對錠者的尊敬,尤其在最後起身大喊「英雄戰場!天下嘉農!」錠者展現的也是一種英雄惜英雄,敬仰對手的運動家精神。當然,包括最開始與最後,他特地前往嘉義KANO練習場,發現原來場地沒也什麼嘛!感覺得出他的情緒是複雜的,輸球?敬仰?我想後者居多吧!雖然在最開頭表現出來的是輸球的忿忿不平,但最後繞場喊著「歡迎光臨」,及把幸運球放在疊包上的舉動,敬仰已超過輸球的失落。

同樣有這特質被表現出來的,還有最後一戰中京商投手吉田正男,在吳明捷手受傷後的最後一擊,吳明捷望著天空的蝴蝶沉澱心情,本來捕手示意吉田正男趁機投球,但吉田正男斷然地搖搖頭,等吳明捷準備好了才投球,這段讓我忍不住豎起大拇指,這個片段前後不到三分鐘吧?!前後沒有半句台詞,可是卻在在顯現了這是場君子之戰!

KANO盡力了,得到第二名,吳明捷忍不住大聲問:「教練,我們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哭?」教練回:「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哭!」這時全部隊員全哭了!連教練也紅了眼眶,說:「沒想到你們是一支這麼強的隊伍。」這場戰役到底是誰獲勝?!教練也終於得到人生中的答案,「不想輸,就想辦法贏!」可是輸贏終究不是最重要的,KANO表現的「運動家精神」圓滿了教練、隊員、吳明捷,還有在海洋的另一端台灣鄉民的心,包括坐在觀眾席的我們。

 

嘉義大圳

電影加入這段故事線,雖然與歷史真實完成時間不一致,但個人覺得這段內容讓整部戲的的厚度增加,那是一種在地情感,當地人對大圳的期待,使隊員們對八田技師的仰慕顯得其來有自。大圳的完成對必須每日擔水的農民來說,意義很大,以噴水池噴水來象徵大圳開通,是編導對大圳開通的暖身交待,再來畫面才帶到農田,辛苦耕作的農夫看著渠道慢慢流入水的景像,已經夠感人了!後面農夫補上的那句台詞,顯得是有些多餘,但加上了也沒什麼不好,只是更點明了這件事而已。而被歡呼迎接的隊員,聽到大圳開通,不顧一切往大圳跑去,也是再次強調了對大圳的熱烈期待,勝過被大街人群歡迎的滿足。以這段歷史,配合KANO在甲子園贏得的敬重,我覺得讓故事更精彩!那是一種交叉相乘的光榮時刻!

鄉土認同感

也許是美化了,但卻很感人吶!日本人來台灣,生活在那個年代,對來台的日本人來說,在台灣的生活就是生命的一部份,為什麼老師要那麼努力幫KANO找教練?因為認同。為什麼近藤要為募款低聲下氣、自掏腰包照顧隊員?因為認同。為什麼三個日本人會加入這支球隊?因為認同。那麼多的日本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,和台灣人喝相同的水、吃相同的食物,雖然現實歷史中,也不乏許多嚴格的政策讓人髮指,但也不可否認,因為那段歷史,也奠基了台灣基本建設。所以不討論政治,也不評斷歷史,至少這部電影,拍出日人對這片土地的認同感,讓人感動,尤其是大圳開通時,KANO隊員看到八田技師乘船經過,小里拿著隊旗大喊要前進甲子園時,八田的回應是:「贏個奬項回來,幫我們台灣農民爭口氣!」他所使用的字詞是「我們」,這很重要!

超越小情愛的關懷

好了,每部電影總離不開一點點小情小愛,好像才會精彩。這部片也不例外,但搭配當時代背景,還有漢人內斂的性格,編導是很含蓄地在處理這一段的情節。吳明捷載著阿靜,阿靜大膽地站上腳踏車,那是一種信任,也是敞開心胸對待的表現;而吳聽到阿靜被安排訂婚時,緊急剎車,沒有台詞,但已經很足夠表達他的心情了。也對,吳明捷還能說什麼呢?保守的年代,沒有成家能力的年輕人,面對心儀的對象要另嫁他人,似乎除了在婚禮上,諷刺地拿著鞭炮祝福,獨享那份失落外,大概也真的不能做什麼吧!所以,就把球打好吧!

但編導後續處理這份感情的方式,我還蠻喜歡的。阿靜雖然嫁人,但心裡還是藉由聽賽事、掛布條加油……來緬懷這份小小的情感,用關懷來昇華;雖然看到一半,有點懷疑是不是編導不小心讓她越了軌,可是在生產那段,她先生對她的體貼,她用手輕輕撫了先生的臉,表情充滿了對這段婚姻的心滿意足時,就順利度了情感上不安全的危險,也正式佈達阿靜對吳明捷的感情,已經超越,昇華成比朋友更貼近的關懷,一份屬於年輕的珍貴情誼

導演的浪漫情懷

寫了這麼多,畢竟這只是一部戲,但是打動我的心,讓我情緒激昂,發奮懶散許久的筆,寫下那麼長一篇「心得報告」?!對於一部戲來說,它達到它的目的了。但之於歷史,之於真實,一定會有很多被評論之處。對我來說,我自許是個作家也是作文老師,我喜愛寫作,喜愛觀察分析故事如何進行;我說故事,明白好的故事需要引誘讀者、創造起伏;我學過劇本,所以我知道一個動作,有時比一個台詞還重要。因此,我喜歡這個故事,覺得編導很用心,寫得很好,拍得很動人,至於歷史、至於真實,我覺得魏導一定是個浪漫的人,才會傾盡家產投入拍攝理想中的電影,也才會只擷取歷史中美好的部份呈現,也的確,美好必須常常被提醒,才會傳承模仿再創新的美好,歷史的洪流裡,本來就有好有壞,怎麼看都可以,但我可以確信的是,魏導一定是個浪漫的人,身為觀眾的我,也被這份浪漫吸引,謝謝電影團隊給我一部這麼好看的電影。

 

備註:以上涉及人名或專用名詞,撰寫本文時已盡量精確,但部份需再進電影院才能補充並確認是否正確,歡迎指正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KANO 電影 評論 魏德聖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櫻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