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陳櫻慧

 

書名:獨自去旅行

作者:Armin Beuscher(阿爾敏.伯以修爾)

繪者:Cornelia Haas(柯內妮亞.哈斯)

譯:賴美玲

出版社:大穎文化

 

認識大穎總編Carol,是在一次圖書館舉辦的講座裡,談的是繪本中的現實人生。Carol認為正因為想保護孩子,所以更應該找機會讓孩子學會去面對人生苦難,所以身為出版社重要推手的她,有計劃性地引進許多現實面的討論議題繪本,給孩子一個思考自我、體會他人苦難,進而同理、體諒與包容的機會。
 

  《獨自去旅行》原文為德文書,談的就是「死亡」。兔子跟浣熊說:「我必須要去旅行了,但是我不能帶你去。鴨子、大象、老鼠,也都不能去。」但浣熊還是堅持送小兔子到必須越過的大河河邊,兔子希望浣熊想起牠時,就跟鴨子、大象、老鼠談談他,或說些他的故事。最後,彼此用擁抱來說再見,兔子便朝著大河走去。


  浣熊坐在河邊的石頭上哭泣,想起以前與兔子相互鼓勵的景像,擦擦眼淚告訴自己要平靜又堅強;回去後,浣熊告訴大象、鴨子和老鼠,關於兔子死亡的消息。牠們站起來,兜著圈子、安靜地各走各的,大象不小心跌了一跤,小喇叭掉了出來,於是開始演奏曲子,鴨子打拍子、老鼠則是吹著笛子。就這樣演奏了一整夜,他們決定以後要常常用演奏,讓兔子聽見。
 

  故事文字淡淡的,卻意味猶長。故事建立在兔子、浣熊、大象、老鼠間的友誼上,共同面對兔子「永遠不再回來」,浣熊也明白點出兔子「死亡」的事實。轉折點出現在大象跌了一跤,從口袋裡掉出來的喇叭,牠們找到一種紀念、抒發的方式,就是「音樂」,並相信兔子一定也聽到了,撫慰牠們原本失去的心情。


  我曾經為基金會寫過一篇名人如何紀念已逝父母的故事。那位名企業家,每年的忌日或節日,全家人都會回到父母的墓碑前,子女們分別吹著口琴、拉小提琴……用音樂來懷念父母,也成了家人相聚的重要凝聚點。當初寫這篇文章時,我很感動,彷彿能感受那種既安靜、肅穆、悲傷又堅強的力量;而這本繪本已不是第一次看到,這回再度欣賞,卻依然有著滿滿的感動。


  故事裡沒有過度的傷悲、撒狗血似的大哭,反而是平靜地面對。全書以黃橘、黃綠與墨綠、藍綠色為基調,深沉的色調有股沉靜的氛圍。封面是兔子與浣熊相擁離別的畫面,沒有眼淚,就只是緊緊地擁抱著;糊貼頁則是一片湛藍,用反白兔子的輪廓,來描繪牠生動的模樣,剛翻開看到這個糊貼頁,不會聯想到什麼,直到看完全書,才知道繪者想表達的是一種「懷念」。
 

  繪本開始於書名頁兔子獨自看著一本書,接著拿著書和浣熊併肩坐著,像是接下來牠要做的事,如同牠在看書一般,是必須一個人完成的。在跨頁的昏黃裡,兔子背對讀者,緊跟在一旁的浣熊,往後偷瞄一眼,有著「放心不下」的意味。鏡頭拉近彼此的擁抱,用跨頁來拉長影子,沈重了整個畫面(與封面同一幅);接著又是個大跨頁,一望無際的河面,遠方有陽光的些微光亮,但怎麼找也看不到兔子的身影。顏色一轉為深藍綠色,浣熊往下望著謐靜的河面,但想起和兔子彼此鼓勵的景像,此處繪者用反白的兔子輪廓,背坐在浣熊的身後,給予浣熊支持的力量,如同往常一般。
 

  基調從深藍綠色,又回到昏黃色調,是浣熊告知朋友們消息的畫面;但旋即又回到藍綠的夜色,四隻動物各自低頭走著,沒有任何一句交談,藍綠色的天幕,反白勾勒出鴨子和兔子探險的畫面、大象抱著兔子旅行、兔子講故事給老鼠聽、兔子拉著浣熊說話……還有還有,五個人一起玩遊戲的時候。慢慢畫面又回到黃綠色,大象吹起喇叭,繪者故意用顏色來展現心境,在音樂響起的那一刻,人生又充滿著希望,鴨子打拍子、老鼠吹笛子;直至夜幕低垂,才又恢復藍綠色的深沉,但這處不同的是,大象對著夜空吹喇叭,浣熊、老鼠、鴨子跳著舞,牠們四個人的身影,在些微黃色的光線下的剪影,充滿力量,而那個黃色光線,就是希望的火堆,並沒有因為夜幕的來臨而消失。
 

  牠們累得睡著了,只有老鼠和浣熊睜著眼睛,談論並相信兔子聽到牠們的演奏了。最後一個大跨頁,又是黃橘色調,象徵著黎明、也是新開始。書末的糊貼頁,繪者還不忘在右下角再反白勾勒兔子的活潑,牠離開了嗎?也許沒有,因為演奏,牠在朋友的心裡,會一直存在。講給孩子聽的時候,這樣的失去,也許是親人、朋友、小動物、玩具……,故事在潛移默化中,教給孩子一種處理情緒的方法與態度。
 

  記得,在書香協會讀書會中,有位經常講故事給孩子聽的L媽媽,說起有一次外公生病,L媽媽很傷心地哭泣,她那正值兩歲的孩子,當時反常安靜地陪在她身邊,彷彿像是知道發生了什麼事,並試圖給她安慰。我覺得故事的力量,往往不需要特別的訓示道理,就會在該展現的時候,釋放出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櫻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